🎯 狗狗失智症是什麼?毛孩也會迷路、夜吠、個性改變

導覽目錄

你發現毛孩變了嗎?也許牠不是老了,而是失智了

🎯 狗狗失智症是什麼?毛孩也會迷路、夜吠、個性改變

🐶 導言|你發現毛孩變了嗎?也許牠不是老了,而是失智了

有一天,你發現家裡的老狗狗開始在深夜吠叫,
不再準確地在尿墊上大小便,
甚至常常呆站原地、忘記要去哪裡。

你以為牠只是老了,退化了,
但其實,牠可能正在經歷一種被忽略的病——
狗狗失智症(Canine Cognitive Dysfunction,CCD)

這不只是單純的年老變鈍,
而是腦部功能老化導致的行為異常
和人類的阿茲海默症有許多類似之處。
許多飼主直到晚期才察覺,但這個過程對毛孩來說,既孤單又痛苦。
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帶你一次了解:
✔ 狗狗失智症的成因與症狀
✔ 哪些狗更容易發病
✔ 怎麼樣的照護與營養可以讓牠活得更安心
✔ 如何用更溫柔的方式陪牠一起老去

牠忘了怎麼回家,
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忘記愛牠的方式。🐾


📚 什麼是狗狗失智症?認識 CCD 的成因與機制

     狗狗失智症(Canine Cognitive Dysfunction,簡稱 CCD)是一種因腦部功能老化而導致的行為改變綜合症,常見於 8 歲以上的中老年犬。這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的疾病,會逐漸影響狗狗的記憶力、學習能力、方向感與情緒反應,和人類的阿茲海默症非常相似。

  隨著壽命延長,越來越多毛孩進入「銀髮階段」,飼主們也開始面對狗狗老化後的挑戰。而失智症,正是其中最常被誤解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。

  狗狗在罹患 CCD 初期,行為改變往往不明顯:牠可能只是變得比較安靜、不再熱情迎接你,或者有時在家裡迷路、弄不清楚飯碗在哪裡。但隨著時間推進,症狀會逐漸惡化,從作息混亂、認知混淆,到最後可能完全喪失與人的連結與互動能力

📌 根據北美獸醫行為學會(AVSAB)統計,超過 60% 的 11 歲以上狗狗 出現過類似 CCD 的症狀,但僅有極少數被及時診斷與處理。


     狗狗失智症的背後,牽涉的是腦部神經元的退化與功能失調。研究指出,年長狗狗的大腦會出現以下幾種與人類阿茲海默症類似的變化:

  • β類澱粉蛋白(Beta-Amyloid)堆積:這種蛋白質在腦中逐漸堆積會干擾神經傳導,影響學習與記憶功能。

  • 氧化壓力增加:自由基對腦細胞的損傷加速神經退化,導致反應遲緩、行為混亂。

  • 神經傳導物質失衡:例如血清素、乙醯膽鹼等神經物質減少,進一步影響情緒與睡眠。

而導致 CCD 發病的危險因子,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大類:


🐕 1️⃣ 年齡

最顯著的風險因素是年齡。8 歲以上的中老年犬風險會急遽上升,尤其 11~13 歲之間最常被發現症狀。


🧬 2️⃣ 品種體型

研究發現,小型犬的壽命較長,出現 CCD 的比例也相對較高。如:貴賓犬、米克斯、小型臘腸犬、博美等。


🏠 3️⃣ 環境與生活品質

缺乏刺激的生活、長期獨處、缺乏規律活動或營養不均,都會加速腦部功能衰退。
📌 一項發表於《Veterinary Medicine Journal》的研究指出,每天散步、訓練互動、有豐富環境刺激的狗狗,出現失智症狀的機率可降低近 30%。


📚 狗狗失智的 6 大徵兆,你家毛孩中了幾項?

隨著毛孩年齡漸長,牠們的生活節奏、互動反應、甚至情緒表現都會出現變化。但這些變化,並不全然是單純的「變老」,而可能是 病理性神經退化的警訊

根據北美獸醫老年病學會(GAPP)的行為評估模型,狗狗出現以下 6 種行為改變,可能已經進入失智症的不同階段:


🧠 ❶ 認知混淆(Confusion)

  • 忘記常用指令

  • 在熟悉的家中迷路、繞圈或卡在角落出不來

  • 對環境的反應變遲緩或不一致


🕓 ❷ 作息混亂(Disorientation)

  • 白天嗜睡、晚上亢奮或吠叫

  • 半夜突然嚎叫、原地徘徊不安

  • 出現日夜顛倒的情況,嚴重影響飼主與毛孩的睡眠品質


🐾 ❸ 排泄混亂(Incontinence)

  • 忘記原本大小便的位置

  • 在室內隨地大小便,甚至一邊走一邊排泄

  • 無預警排尿,特別是在睡醒後或驚嚇時


  這三項是最常被「誤認為只是變老」的行為,但其實牽涉到空間記憶、認知調控與神經反應力的下降。


接下來三個徵兆,雖然不像迷路、亂大小便那麼明顯,
卻是許多飼主最容易忽略、但其實極具指標性的變化:


💭 ❹ 情緒改變(Mood Shift)

  • 變得容易焦躁、怕人、不願互動

  • 原本親人的狗突然變得冷淡、退縮

  • 對熟悉的聲音或環境產生陌生反應(如不再回應名字)


💤 ❺ 社交淡漠(Less Interaction)

  • 不再主動靠近主人

  • 對外出、散步、玩具失去興趣

  • 彷彿進入「與世界斷線」的狀態,常常發呆或獨處


🔄 ❻ 重複行為(Repetitive Behavior)

  • 一直繞圈、舔地板、抓空氣

  • 固定在某個角落來回踱步

  • 無意識地重複某些動作,像「卡住」一樣


這些行為並非單純的「變老」,而是反映大腦執行功能與情緒處理區塊的衰退
要判斷是「正常老化」還是「病理性失智」,關鍵在於「生活功能是否受影響」

🐾 指標

正常老化

疑似失智症

對指令反應

反應較慢但仍理解

完全無反應、困惑

作息與排

偶爾失誤

完全混亂、日夜顛倒

情緒與互動

稍微淡漠

明顯隔離、退縮、焦慮

環境適應力

熟悉環境仍能自如行動

熟悉空間中常迷路

如果你發現毛孩同時出現兩項以上異常,建議及早與獸醫討論進一步行為評估與照護計畫


📚 有辦法治療嗎?目前有哪些輔助療法與營養建議?

當你意識到毛孩可能罹患了失智症,第一個問題多半會是:
「這種病能治好嗎?」

遺憾的是,截至目前為止,狗狗失智症(CCD)尚無根治方法
就像人類的阿茲海默症一樣,這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
隨著時間進展,症狀會逐漸加重,無法完全逆轉。

但這並不代表什麼都做不了。
其實,只要及早發現、正確照護,毛孩還是能過著有品質的生活,甚至能延緩退化速度、降低症狀惡化的程度。


💡 目前臨床建議的改善方向包含三大核心:

1️⃣ 環境調整與日常結構建立

  • 固定的作息時間(如餵食、散步、睡覺)

  • 減少空間混亂,避免牠在家中迷路或撞牆

  • 提供刺激感官的玩具,維持牠對周遭的反應力

2️⃣ 互動訓練與簡單學習任務

  • 重複小遊戲與簡單指令,有助於活化神經連結

  • 一天只需 5 分鐘互動,都可能有效減緩退化

3️⃣ 營養補充與輔助保健

  • 補充腦部專用營養素,強化記憶、穩定神經傳導


     除了環境調整與行為互動,越來越多臨床研究指出,營養補充對延緩 CCD 症狀具有正向效果。以下是目前被廣泛應用於犬隻認知保健的幾種關鍵成分:


🧠 1️⃣ SAMe(S-腺苷甲硫氨酸)

  • 具抗氧化與神經修復能力

  • 幫助穩定情緒、改善活力

  • 北美獸醫營養學期刊指出,每日補充 SAMe 可改善老犬的注意力與互動行為


🧠 2️⃣ 磷脂醯絲胺酸(PS)

  • 是腦細胞膜的重要成分,幫助神經傳導順暢

  • 有助於維持記憶與學習能力

  • 臨床研究顯示,持續補充 PS 3~6 週後,狗狗在迷宮測驗中的表現顯著提升


🐟 3️⃣ Omega-3 魚油(EPA / DHA)

  • 強效抗發炎,保護神經細胞不被自由基破壞

  • 有助於穩定腦神經訊號、減少焦躁與夜間不安

  • 建議選擇經過純化、無重金屬殘留的產品


💊 4️⃣ 維生素 B 群(B6 / B12 / 葉酸)

  • 幫助腦部能量代謝,降低認知退化速度

  • 對於長期吃乾飼料的狗狗,補充 B 群尤其重要


🌿 5️⃣ 抗氧化複方(如:葡萄籽、薑黃素、牛磺酸)

  • 提供全方位神經保護,對預防自由基損傷有幫助

  • 多數老犬保健品會搭配綜合抗氧化成分,形成複合效益


📌 若你正在為毛孩尋找相關保健品,可留意產品是否標示上述成分,並選擇有信譽的品牌。


📚 照顧失智狗狗的日常實用建議

🧸 延伸議題 :如何重新建立毛孩的安全感與作息?

失智的狗狗常常陷入一種「記不得也找不到方向」的混亂中,
  牠們可能不記得自己走到哪裡、吃過飯沒、或者今天該不該睡覺。
  這樣的失序,對牠們來說不只是退化,而是長時間處在「焦慮、不安、  孤單」的心理狀態。

  因此,飼主的第一步照顧任務,不是控制牠的行為,而是重新建立一個安全、可預測的生活節奏與環境


✅ 1️⃣ 固定作息,建立可預測的生活節奏

  • 餵食、散步、遊戲、休息盡量每天時間一致

  • 使用鬧鐘提醒自己,也讓狗狗的大腦逐漸熟悉時間感

  • 每個行為搭配簡單口令(如「吃飯囉」「散步囉」),幫助記憶連結


✅ 2️⃣ 減少混亂訊號,給予安定感

  • 不要頻繁更動家具位置、碗盆、床墊的位置

  • 使用香味提示(如薄荷、薰衣草)放在特定角落,讓狗狗透過嗅覺記得路線

  • 餵食、上廁所、玩耍都儘量在同一個區域進行


✅ 3️⃣ 重複性互動與溫柔提示

  • 每天短時間的互動訓練:坐下、握手、尋找玩具等簡單指令

  • 鼓勵牠完成日常任務,哪怕只是「自己走到飯碗前」

  • 使用穩定語調,避免驚嚇與高壓糾正行為


  這些小動作,能幫助狗狗在混亂的腦中建立新的「秩序感」,也讓牠重新找回對主人的信任與依賴。


失智狗狗的世界,就像電源接觸不良的記憶系統,
  有時清晰、有時模糊,有時完全斷線。
  這時候,我們能做的,就是「不讓牠獨自迷失」。

除了作息重建,更關鍵的是「空間安全」與「情感陪伴」的同步照顧。


🏡 環境設計要點:安全、簡單、有指引

 🔸 減少家具障礙物:將地面路線清出明確通道,避免絆倒或撞牆
🔸 使用止滑墊/防滑地板:失智狗常伴隨肌肉衰退與行走困難,防滑能幫助牠安心行走
🔸 區域明確標示:可用不同顏色地墊、氣味提示劃分「睡覺區」「廁所區」
🔸 夜間小燈:柔和夜燈有助於減少夜間焦躁與迷路情況


🧡 陪伴策略:不是教會牠,而是陪著牠

 🔹 不急著糾正牠的行為:牠不是故意大小便錯誤、叫不停,而是牠的腦袋亂了
🔹 多用語言與眼神互動:即使牠不再如從前理解我們,但熟悉的聲音是牠最後的導航
🔹 撫摸、擁抱、安靜陪伴:比起玩具,牠更需要你的氣味與體溫
🔹 與家人分工照顧:避免只有單一照顧者壓力過大,也讓狗狗感受到更多愛的連結


照顧失智的毛孩需要耐心與時間,
  但你會發現,每一個牠還願意靠近你的瞬間,
  都是「記得你」的證明。


🏁 結語|當牠開始遺忘,我們更不能忘

狗狗的生命,總是走得比我們快。
  從奔跑的孩子,到沉靜的長者,

  牠們不會說出「我累了」「我迷路了」,
  卻用那些小小的改變,在無聲地告訴你:「我需要你。」

失智症不是狗狗任性或故意難搞,
  而是牠的大腦正在慢慢關燈,
  燈熄了,但那份「牠曾是誰、我們曾共享的歲月」卻永遠不會消失。

當你發現牠開始忘了門在哪、叫不動牠的名字、
  甚至在深夜吠叫,你也睡不好時……
  請記得,牠不是在對抗你,牠是在和時間搏鬥。

這場病,沒有人能打贏,
  但你能做到的,是陪牠走得更平靜、更有尊嚴


這篇文章,我們一起認識了狗狗失智症(CCD),
  從發病機制、行為徵兆、診斷依據,到日常照護與營養輔助,
  你會發現:

  真正的關鍵從來不是「治癒」,而是「理解與陪伴」。

牠可能會忘記今天幾點吃飯、忘了你叫牠的名字,
  甚至忘了自己的名字,
  但牠不會忘記你帶牠散步時微風的味道,
  不會忘記你每一次摸牠頭時傳來的安心。
  這些,牠記在身體裡,記在氣味裡,也記在牠靜靜靠著你的那一刻。

狗狗的失智之路,對牠來說陌生又可怕,
  但如果有你陪著、溫柔守候,
  這段路就不再孤單。

我們不能阻止老去,
  但我們可以選擇怎麼陪牠老去


更多毛孩關懷文章請前往【寵得很】

延伸閱讀🪐狗狗需要每天散步嗎?10分鐘帶你了解狗狗散步的重要性!

最新文章

不要錯過

點此前往更多
Blog
發情後結紮,還來得及嗎?飼主最常見的四大問!

目錄 幫牠結紮,真的有必要嗎? 在台灣,每年被收容的流浪犬貓超過12萬隻,而根據農業部資料,自 1999 年至

Blog
幫牠結紮,好嗎? 結紮,不是剝奪,是守護。

目錄 💭你是不是也曾這樣猶豫過?   在你決定前,有太多自問自答在腦海裡盤旋。 你抱著牠,看著牠熟睡的樣子,腦

Blog
生食 vs 鮮食怎麼選?五大差異一次看懂!

目錄 🍽 導言|你該給毛孩吃生食還是鮮食?先別急著選,先懂牠的需要 「到底要不要餵生食?」「鮮食是不是比較安全

Blog
✨ 貓的味覺與嗅覺|挑食背後的真相與照顧建議

導讀目錄 🐱 導言|不是挑剔,是牠感官世界的誠實反應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:   💰精挑細選買了主子最貴的罐頭